业务指导:佛山市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

佛山市禅城区陶瓷行业协会

协会资讯 协会公告 普查数据平台 协会党建 协会荣誉 慈善公益 政府政策 法律咨询 协会会员

陶瓷企业如何把销售人员练成精英中的精英

  为“好用、耐用、有文化价值”,销售岗位的职能边界早已被重新定义——他们不再是简单的“订单搬运工”,而是需要成为连接企业与客户的“价值翻译官”、需求洞察的“行业分析师”、长期关系的“战略合伙人”。这种转变,对陶瓷企业的销售团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能力要求,也倒逼企业必须构建一套科学的精英培养体系。

  一、认知重构:从“卖产品”到“卖解决方案”的思维革命

  传统陶瓷销售常陷入“参数比拼”的误区:硬度多少、吸水率多低、花色如何——这些基础信息固然重要,却难以触达客户的深层需求。精英销售的首要特质,是具备“场景化思维”。他们需要跳出产品本身,站在客户的业务场景中思考:工程客户关注的是交付周期与成本控制,经销商在意的是市场竞争力与利润空间,终端消费者则更在意产品的美学适配与使用体验。这种思维的培养,需要企业通过系统的“需求拆解训练”打破固有认知。例如,定期组织销售团队参与客户需求研讨会,要求其从“客户角色”出发重新定义产品价值——不是“我有什么”,而是“你能用我的产品解决什么问题”。

  二、知识沉淀:构建“陶瓷+”的复合知识体系

  陶瓷产品的复杂性,决定了销售人员必须成为“行业通才”。从原料端的泥料配比、烧制工艺的温度曲线,到应用端的空间设计适配、表面处理的工艺差异,再到行业政策的环境评估标准、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逻辑,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客户决策的关键。精英销售的知识储备,需要覆盖“技术-商业-文化”三个维度:技术维度要能精准解释产品的物理特性与工艺优势;商业维度要理解客户的成本结构与盈利模式;文化维度要掌握陶瓷的历史脉络与美学价值。企业需要建立“知识管理中台”,将行业报告、技术白皮书、经典案例转化为可复用的知识模块,并通过定期的“知识答辩会”检验销售的知识转化能力——不是背诵参数,而是用通俗语言向客户讲清“为什么这个产品更适合你”。

  三、实战淬炼:在真实场景中打磨“问题解决力”

  陶瓷销售的高价值场景往往集中在工程投标、大客户谈判、渠道冲突解决等复杂情境中。这些场景没有标准答案,考验的是销售的综合应变能力。企业需要设计“全流程实战训练体系”:从前期客户画像的精准度(如何通过公开信息判断客户的真实需求),到中期方案的定制化(如何结合客户预算与使用场景调整产品组合),再到后期服务的闭环(如何通过售后反馈优化后续合作)。例如,针对工程客户,可模拟“预算超支”“竞品压价”“施工方质疑”等突发场景,要求销售现场提出解决方案;针对经销商,可设置“库存积压”“区域竞争”等难题,训练其资源整合与策略制定能力。这种训练不是“纸上谈兵”,而是让销售在“压力测试”中形成条件反射式的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。

  四、价值观锚定:以“长期主义”定义职业高度

  陶瓷产品的使用周期长达十年甚至更久,客户关系的价值远不止于单次交易。精英销售的终极特质,是具备“客户生命周期管理”的意识。他们不会为了短期业绩过度承诺,而是站在客户长期利益的角度提供专业建议;他们不会局限于“卖砖”,而是主动关注客户业务的发展(如工程客户的楼盘定位变化、经销商的区域扩张计划),并提前布局合作机会。这种价值观的塑造,需要企业通过“文化渗透”与“制度引导”双管齐下:一方面,将“客户成功”纳入销售考核体系(如复购率、转介绍率、客户满意度),而非仅考核销售额;另一方面,通过高管团队的“价值观分享会”,传递“做客户的长期伙伴”而非“一次性供应商”的经营理念。

////

  从普通销售到精英销售,本质上是一场“能力升级”与“认知升维”的双重进化。陶瓷企业要做的,不是期待“天赋异禀”的个体出现,而是构建一套从认知重构到实战淬炼、从知识沉淀到价值观锚定的系统培养体系。当每个销售人员都能成为客户的“问题解决专家”“价值创造伙伴”,企业的竞争力便不再是单一的产品优势,而是一支“懂行业、会思考、能扎根”的精英销售铁军——这,才是陶瓷企业在存量竞争中突围的核心密码。 

(美家网产业研究中心  供稿)


佛山市禅城区陶瓷行业协会 佛山市禅城区陶瓷行业协会

×
消费维权服务站